家乡的变化500字(家乡的变化优秀500字)

推荐人: 来源: 时间: 2023-06-11 18:42 阅读:
家乡的变化500字(家乡的变化优秀500字)

头顶的太阳火红火红的,一片随风掀起绿色波浪的秧苗梯田,一浪盖过一浪,心湖随波荡漾,我蹦蹦跳跳地跟在母亲后面走很远的路去学做农活——这是最能勾起我儿时回忆的场景。

少年时我很好奇,为何离家门口很近的田地都不是我们家的?我问母亲,她告诉我因为舅舅是队长和党员,负责分田地时就把又好又肥沃又临近寨子的田地都让给了别人家。

小时候家里很穷,住的是土墙茅草房,吃的是苞谷饭、洋芋饭、苦荞饭,一年只有年夜饭能吃大白米饭。通往外面的是一条很窄小的马车路,吃水要到很远的青山脚下的水井里去挑,每天早上大人们起得很早,排着队能挑四担水。我妈妈是赤脚医生,每天上山采草药,有病人就给看病捡药,很少能去区里的医院看病治疗。寨子里的老人不多,很多人50岁就弯腰驼背,显得很衰老,印象中最老的老人赵爷爷也就不到70岁就去世了。1976年夏天,爷爷白天出工,下午胃疼,痛得满地滚。伯伯他们将爷爷绑在竹滑竿上,抬去区医院,不到半路爷爷就去世了。

童年是美好的,每当回忆童年,总会想起奶奶给我讲的那些“忆苦思甜”的故事。小时候,每当农闲夏天的午后,我常常靠在奶奶怀里,面向门口那一片梯田坐着,奶奶就开始讲故事。奶奶说好时代来了,人们再也不挨饿了······1959年到1960年“粮食关”最难挨,满山的野菜树皮都被剥光,挖蕨菜根做蕨粑充饥,荒山都被刨了个底朝天。1972年大旱灾,舅舅带领着大家勤劳苦干,也只能够吃大半年,相邻的好几个生产队都来我们大队借粮食。

吃不饱、穿不暖,那已经是很遥远的记忆。“现在好了!”奶奶感叹道:“当年你爷爷带着大家田地到户。只要偏僻又贫瘠分不下去的都分给自家。现在大家都富起来了,只可惜他看不到了。”我们村子真正分田到户是在1980年,那一年整个生产队吵翻了天。

1983年,上了中学的我写作文时常引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以后,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是自己却没有体会到幸福是什么感觉,倒是时常看到父母为给我筹学费而发愁。我读完村小,读初中,又读师范,在我们那个小寨子里,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87年,我是第一个师范生,成了家人和村里人的骄傲。之所以一直很用心地读书,是因为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他们都为我高兴,终于甩掉锄头耙子了。

1990年师范毕业参加工作了,我的姑爷爷常来家里坐,还询问我工资待遇多少,喜不喜欢当老师。他一边抽旱烟一边感叹:“家家有地种,人人有饭吃。你爷爷当时是生产队全民选举的队长,是共产党员,在这十里八乡带头分田地,他的理想实现了。我老了!现在你年轻,遇上好时代了!要好好把书教好!”

我回想成长的经历,忆起祖辈们为理想奋斗的历程,回忆家乡风貌的变化,感受到时代的变革,不禁心里感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童年里那一片梯田更绿更美了。现在,我们寨子里家家户户都盖起了两三层的小洋楼,宽阔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出门一脚泥,进屋一地灰”的日子彻底成为历史。乡村旅游经济和生活环境齐并抓,人们经济富裕,生活更加幸福!

我们的小康村建设设施不断跟进,进村的道路两旁都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福泉市经济改革旅游发展大开发,家乡双谷建成了贵州乡村体育公园,每年全国山地自行车赛都要在这里举行。原来的马车路也变成了宽敞的二级柏油路,人行健康步道、健身自行车道一应俱全,生产的“金谷福梨”是福泉农产品名牌产品。茶余饭后,乡亲们在那一条山水林荫散着步,听着鸟语,闻着花香,一幅美丽的乡村生活画啊。

作者:黔南州福泉市人大代表 唐飞

编辑:杨猛

编校:吕跃

#第三方统计代码(模版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