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题及答案)

推荐人: 来源: 时间: 2023-05-09 18:17 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题及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A】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B】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 A段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 概括A段中作者童年时在“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所做的趣事。

(3) A段中作者主要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对百草园进行描写?请结合文句进行分析。

(4) 指出A段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5) B段中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有何特点?

【答案】

(1)“不必说” 与后面的 单是 呼应 略写与详写相结合 写出了百草园景色的丰富多彩,点明百草园是 “我” 的乐园。

(2)①找蜈蚣;②按斑蝥;③拔何首乌;④摘覆盆子。

(3)菜畦中的“碧绿”、 桑葚的“紫红”、蜂的“黄” 是写颜色,“高大” “肥胖” “拥肿” “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是从视觉上来写的: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都是从听觉上来写的:覆盆子“又酸又甜”是从味觉上来写的。

(4)该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百草园中的动物带给 “我” 的无限趣味。

(5)运用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捕鸟的整个过程。

#第三方统计代码(模版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