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集锦11篇)

推荐人: 来源: 时间: 2024-02-17 19:53 阅读: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集锦11篇)
摘要: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11篇,第一篇: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集锦11篇)

1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

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她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

事迹:朱晓晖为给瘫痪老爹治病,她辞掉报社的工作,借债、卖房卖车,,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这个家,但她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爸爸还活着是对她最大的安慰。

本年度感动中国的另一则亲情故事同样发生在黑龙江这片黑土地上,与陶艳波的舐犊之情所不同的是,女诗人朱晓晖为我们讲述的是反哺之恩。

刚过40岁就头发灰白、十几年没买过新衣服、整日洗洗涮涮,这样的朱晓晖很难让人将她和诗联系在一起。

但她又确实是诗人,16岁起发表诗歌,大学毕业后在报社工作。2002年,父亲突患脑梗瘫痪在床,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父亲最疼我,我一定要让父亲活下去。为了悉心照料父亲,朱晓晖辞职、。不堪重负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这个家。生活的苦难全压在了朱晓晖的肩上。

父女俩在社区的一个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3年。女儿天天给父亲擦身、翻身,父亲从未得过褥疮。两人生活的唯一来源是父亲每月1000多元的养老保险,除去治病的开销所剩无几。为维持生活,朱晓晖放下面子去菜市场捡拾别人不要的菜。

刚开始也有一点点委屈的感觉,但是一看见我爸活着,每天还能跟我爸爸聊聊天,我就觉得很快乐。夜深人静时,朱晓晖会在灯下铺开一张纸,写写诗,一年也能写个百十首,父亲常常是诗中的主角。

每天看着东升西落的太阳\\\\在守望着父亲\\\\让我明白\\\\这样的日子会久久的存在\\\\不能让坚强的身体倒下\\\\要勇敢的寻找生命的活力。诗歌赐予她力量,让她抬头面对生活的所有赠予。

在感动中国之前,朱晓晖的孝心故事感动了当地一家孔子学堂的师生。每个周末,朱晓晖在这里当志愿者老师。师生们随她来到那间车库,孩子们背着《三字经》,唱唱跳跳表演节目,还排着队,仰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凑到病榻前亲一亲爷爷那张沟壑纵横的脸。当一老一少两张脸庞在短片中定格时,其带来的心灵冲击胜过任何言语和教材。

2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

中国***之父——于敏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事迹: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隐姓埋名30年,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却成为了中国***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核爆实验。从***到***,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21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辞

1、中国女排(2004年奥运会集体冠军)颁奖辞:

曾经沸腾了一代国人的热血,也在中国人心里留下长达20年的期待。2004年的一天,于无声处,绝地反击。是她们,让最后的希望攀援着意志的臂膀上升,直到最后一记重扣敲响欢庆的锣鼓。金牌唤回曾经的光荣,胜利开启崭新的梦想。

2、刘翔(2004年奥运会110米栏冠军)颁奖辞

12秒91,他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中国纪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3、任长霞(河南登封市公安局原局长)颁奖辞

她是中原大地上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4、明正彬(云南宝山市公安局副局长)颁奖辞

刀尖上的舞蹈,之所以能够夺人心魄,那是因为铁与血的交响。明正彬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的人。在毒贩子面前,他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毒贩子在他手下,过不去,藏不住,逃不掉。因为有他和他的战友,人们才能享受阳光灿烂。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一年里,他让人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他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人们的眼睛。

一个儿子在2004年把他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孝子的真诚已坚如磐石。他让天下的母亲收获慰藉。

鹰是天空中最娴熟的飞行家,但他有比鹰还要优秀的飞行技能。万米高空之上,数险并发之际,他从容镇静,瞬间的选择注定了这次飞行像彩虹一样辉煌。生死八分,惊天一落,他创造了奇迹。

他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远离故土只为续写使命传奇。为了达成和平,他游刃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边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2004年,这个老人不知疲倦地奔走,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后,是让他骄傲的祖国。

10、牛玉儒(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原市委书记)颁奖辞:

风雨人生、利弊得失,他兢兢业业地遵循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祖训。为官一任,他给人们留下激情燃烧的背影,让精神穿越时代长青。他让活着的人肃然起敬;他让天空成为雄鹰的故乡。

11、桂希恩(武汉大学医学院教授,防艾滋病专家)颁奖辞

他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仁者的责任让他知难而上。他让温暖传递,他让爱心汇聚,直到更多人向弱者张开双臂,直到角落里的人们看到春天。他不惧怕死亡,因为他对生命有更博大的爱

4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

做儿子的耳朵和向导、陶艳波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事迹: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即使是出于天性的母爱,也会因为她的非凡坚韧及创造的奇迹而深深震撼观众的心灵。继往年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和为儿女留下巨幅十字绣作为未来学费的癌症母亲姚厚芝之后,这回,陶艳波母子的故事,再次成为全场的泪点。

儿子杨乃彬8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聪,从此,这个黑龙江的三口之家,为儿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条异常艰辛的路。

陶艳波本不敢眺望太遥远的未来。她先是去北京学习唇语,回来后不厌其烦训练儿子。整整3年,当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妈妈从儿子嘴里说出时,陶艳波和丈夫相拥而泣。儿子7岁那年,她毅然辞掉工作,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她决心以自己的陪读,为儿子赢得与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陶艳波成了杨乃彬的同桌的你。

小学的课程相对容易,陶艳波面临的考验在于体力。课间,她得陪着孩子们蹦蹦跳跳。上课时,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孩子听讲,她坐在一张很矮的凳子上,一堂课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乃彬看不清老师的口型,急得满头大汗。为了让儿子跟上进度,陶艳波必须把上课的内容全部记下来,课后,放慢速度再给儿子讲一遍。

乃彬小学六年级时,陶艳波和丈夫倾尽家财,为他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初中三年,陶艳波既要学习越来越难的功课,还要给儿子进行声音训练。2008年,乃彬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陶艳波笑了,班主任却抱着她哭了:这3年你太不容易了!

更不容易的是接下来的高中三年。复杂的方程和定律,让年过40岁的陶艳波学得异常吃力。如果我不懂,他就更不懂了。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陶艳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学生,一下课就缠着老师问问题,有些题目一想就是一宿。

2011年,失聪的杨乃彬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别家的孩子19岁考入大学,我家的孩子也是19岁考入大学。说起自己的儿子,陶艳波充满自豪。

如今,乃彬已经是个懂事的男子汉,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勤工俭学,为同学提供快递服务。他那青春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当道路越走越宽,48岁的陶艳波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给自己订立什么规划么?感动中国的采访环节,主持人敬一丹提醒陶艳波:比如旅游啊,美容啊。陶艳波并不接茬,又把话题回到儿子身上:我的希望就是,他以后能够融入社会。儿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母子俩一起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听力受限的乃斌无法找准音调,但这依然是最让人动容的演唱。在舞台上唱歌,这是乃彬打小的心愿,也是妈妈帮他圆了又一个梦想。

母子俩能收获今天的成功和荣誉,离不开一个人——乃彬父亲的全力支持,感动中国也把他请到了现场。既然生下他,就要对他一辈子负责。陶艳波和丈夫的坚定共识,支持着他家走过风雨,走向阳光。

5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

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

事迹:极具传染性的麻风病,许多人都会心生畏惧,而江西赣州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肖卿福一干就是42年。

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一位麻风病医生。

一说到极具传染性的麻风病,许多人都会心生畏惧。42年前,当他第一次走进了江西唯一一个麻风病康复村于都县安背村时,他一夜没睡,连床都不敢碰,蹲在地上一直到天亮。

但医生的职责让他留了下来。42年间,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过医疗事故。经过肖卿福和他的同行的共同努力,麻风病患病率从1966年的每10万人中23.5人下降到2009年的十万分之0.5。2010年,贡献突出的肖卿福荣获了麻风病防治领域的最高奖——马海德奖。

退休后,肖卿福依然闲不下来。他坚持每周到镇上出诊一次。只要病人需要,我就要帮他们。

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和事迹2021简短素材汇总

毛相林,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

毛相林43年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

2005年以来,他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志气,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过上了富裕文明生活。毛相林打通绝壁、誓拔穷根的事迹传遍了全国各地,赢得了人们广泛赞誉,他也陆续获得“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等荣誉称号。

绝壁上打响了抗争命运的第一炮,山坡上种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不信天,不认命,你这硬实的汉子,终于带着乡亲们爬出这口井。山到高处你是峰,路的尽头是家园。

7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

在感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个代表城市良心的符号,一是2006年度青岛的微尘,二是这一届的炎黄。

1987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1000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27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

“炎黄”到底是谁呢?当人们在大街上举着“寻找\\炎黄\\”的牌子,当“炎黄”渐渐成为江阴的慈善符号,当代表爱心的“炎黄陈列馆”落成,“炎黄”本人却千呼万唤不出来。

2014年11月,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邮局汇款时突然晕倒。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炎黄”!

今年74岁的张纪清出身清苦,曾是改革开放后镇上的首个万元户。这些年,为了多做善事,他的房子越换越小,从3间变成2间,又从2间变成1间。

一不小心暴露了身份,他还有点苦恼,唉!没有隐藏好。当别人为他的善举点赞时,他摇摇头:这都是小事,能帮就帮一把吧。

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和事迹2021简短素材汇总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身为院长的张定宇日夜坚守,果断决策,处理得当,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张定宇自己还是一位病人, 2018年10月他被确诊为患有渐冻症,在新冠袭击武汉时,张定宇隐瞒了病情,也无法照顾已感染新冠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2020年9月8日,张定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2020年夏天,安徽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当天,安徽省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带领大队辗转5个乡镇,连续奋战,成功转移群众2665人。在营救过程中,决口突然扩大,救援队员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年仅36岁的陈陆英勇牺牲。

“放心,我会守好庐江”,是陈陆对父亲的承诺,也是他用生命兑现的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

最先出发,最快抵达,为危难的乡亲奉上最好的年华。欠身体一台手术,欠妻子一个告别,欠父母一次团圆。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过后,你是天空灿烂的霞。

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和事迹2021观后感

中国,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过战争,解决温饱,全面小康,为人民谋幸福;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遇挑战,奋勇拼搏,为的是,让鲜花再烂漫,游人再奔赴;有一群人,他们为国为民,誓死拼搏,奉献大爱,感动着你和我。

在看过《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之后,我更深切的有了对于祖国的崇敬,对于那些可爱的人的发自内心的崇尚,他们坚强有责任,无畏肯奉献,拼搏示大爱,坚持架暖炉,勇敢展技艺,心细寄热血,突破长腾飞,报国携风雅,开山又拔路,吃苦献国力,英勇常留存。我们更多的感怀,是源于他们的义无反顾,无私无畏,勇敢向前,有担当,不气馁,不放弃,他们从平凡走向了伟大,他们的事迹,他们带给我们深思的伟大历程,是精神的财富,人格的精炼,价值的提升。

他们从人民中走来,为了人民,他们舍弃了许多,遗憾了许多,激动了许多,悲痛了许多。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说能够帮助别人很幸运,壮烈也很平常,一声定宇兄,一脚为民生,抗疫一线他冲向前;抗洪防汛战士陈陆,与家人最后一张合照,村民不曾遇见的大洪水,不愿相信他已离去;山区老师张桂梅,一块两块为女子搭一方校舍,重疾缠身,时间留给女孩,丧葬费留给孩子;“抗癌厨房”,万佐成,熊庚香,早点铺成炉火处,万家厨房,偶然改轨迹,必然见善良;空军英雄王海,跨过鸭绿江,不畏强敌,140米开炮,不怕死,死不了。他们的精神体现,让我们更加懂得,生活并不总是如意,或是难以接受,但我们应该坚强,把一切都交给时间,为了未来,拼就再拼一点,健康就是财富,对美好持有期待,对一切怀有热爱。

志愿者汪勇说,十公里不能让医护人员走过去,他察觉医护需求,迅速解决,他认为医护是神圣的;技术突破人谢军,他倾心倾力北斗国产原子钟,三次晕倒,关键器件全部国产,工作值得;风雅先生叶嘉莹,筑民族修养,颂经典,结诗缘,文化传播,书生报国,谦虚自谦,传承一家;开路主任毛相林,修路是可行的,改变村庄命运,挑战艰难,身先士卒,架起康庄路;猎猎风旗国测一大队,珠峰高程测,扎西德勒,双腿丈量,生死考验,年轻人接力,情谊深。汪勇坦诚相见,持之以恒,汪勇真勇,热血融化恐惧,新的目标挑战,奋勇向前,品格提升见价值,无声觉悟有声教育,敢于抗争命运,不忘向往美好家园,感受集体的珍贵,无私无畏。

他们的事迹启发着我们当代的少年,一代一代的少年,唯有将自己的热血洒注祖国,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感动中国,感动你和我,支撑感动的背后,是我们共同有责任,为我们的国家而奋斗,挥洒青春汗水,激扬美好乐章。全国上下,共克时艰,2020,必定不凡。我们伟大的祖国,昨天已然是一美好的画卷,新的蓝图已经铺就,我们国家有能力,有信心以一大国姿态立于东方,在她的身后有国士无双,亦有朝气蓬勃的新一代。同祝愿,祖国好;共奋力,展宏图。唯愿与感动中国人物一道铸美好明天。

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和事迹2021简短素材汇总

万佐成和熊庚香是一对生活在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妇。他们年过六旬,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经营一间露天厨房。从2003年起,这里也是一间共享“抗癌厨房”。

最初,老两口在肿瘤医院旁的小巷里经营油条摊位。每当收摊时,总有患者家属前来借锅灶炒菜,夫妇俩从不拒绝。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求助,万佐成和妻子就买了10多套厨具和煤球炉,多的时候,一天有近三百人来炒菜。因为设备大家共用,所以这个厨房被亲切地称为“抗癌厨房”。

为了让“抗癌厨房”能维持下去,万佐成夫妇开始收一点成本钱,炒菜收0.5元,后来,煤球涨价、电费涨价,二人难以支撑,炒1个菜就收1元,维持收支平衡。每年过年期间,厨房免费使用。

万熊夫妇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是能让病人吃的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他们还经常开导、帮助病人,让大伙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这间厨房的墙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电话号码。这些都是使用厨房的患者家属留下的,他们为了表达感谢,邀请老两口将来到自己家中作客。

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

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

今年55岁的支月英是江西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的一名乡村教师。为了让山里孩子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她默默坚守深山36载。 1980年,19岁的支月英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乡镇40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山村小学任教。

36年来,支月英一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为了让山里孩子们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她筹建新校舍、创办快乐图书室、开设全科特色教学。她既是老师,又是校长,还是保育员,为孩子们做饭、洗衣、垫付学费更是家常便饭。学生们对支月英的称呼,从最初的“支姐姐”,到后来的“支妈妈”,再到现在的“支奶奶”。三十多年过去了,一千多个山里娃从这里走出了大山,而支月英却落下了一身病痛:视力、听力减弱,甲减和糖尿病让她每天离不开药。

面临退休的支月英,最担心没有新老师愿意来这偏远的教学点。“乡亲们把我当做亲人,山里娃就是我自己的孩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支月英说。

更多热门文章:

1.2017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

2.感动中国2017年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荐】

3.2017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4.感动中国2017年颁奖晚会观后感

5.感动中国2017年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6.2017年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7.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晚会观后感

8.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9.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10.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第三方统计代码(模版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