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炊烟(散文 故乡的炊烟)

推荐人: 来源: 时间: 2023-03-13 21:14 阅读:
故乡的炊烟(散文 故乡的炊烟)

流水人家翠色凉,炊烟凫凫菜肴香。

儿童散学归来晚,梦里依稀是故乡。

大山脚下、竹林深处、几座矮房。每天清晨黄昏,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冒着缕缕轻烟,那种带有柴草味的烟雾伴着我们成长,上学、放学,只要看到烟囱里的炊烟,心里就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因为知道那是母亲在为我们做可口的饭菜。炊烟是家的味道,更是人间的烟火味!

故乡的炊烟,是游子的乡愁,是儿时的记忆……

那时,清晨,当东边的天空刚露曙光,小山村的公鸡就仰着脖子“喔喔”叫上了,一家的公鸡叫,全村的公鸡跟着叫,给这个寂静的山村奏响了悦耳的乐章。也叫醒了勤劳的人们,于是,大人们早早地起来了,男人们拿上农具出去干活了;女人们则起来烧火做饭。那时都是烧柴火,什么麦杆、棉花杆、芝麻杆……都是上好的燃料。火柴轻轻一划,一股轻烟升起,火苗慢慢串起,熊熊大火烧起来了。于是母亲开始了灶台前后的忙碌,捞饭、煮粥、煮猪食……

特别是大冬天,外面天寒地冻,霜如白雪,我们小孩蜷缩在被窝里一万个不愿起床。母亲则早早地把一大锅红薯稀饭煮好,然后叫我们几个小屁孩一一起床,那时小孩过冬没什么衣服穿,只穿一件空心棉袄,趁着烧火,母亲把我们的棉袄拿到灶前一件件焙热,然后叫我们穿上,那种带有烟火味的热棉袄穿在身上,暖烘烘的。等我们起来了,母亲已经烧好了热水,叫我们洗漱,温暧的毛巾抹在脸上又暖又软,舒服极了,全家洗漱完毕,一家人围着热灶台吃早饭,你一碗我一碗,就着咸菜,红薯稀饭,唏哩哗啦,说说笑笑,吃得肚皮滚圆,那种温馨的场面时常浮现在我脑海中。

小时候经常跟母亲上山砍柴火,“柴干米老”,母亲说农家人平时要多准备柴火,“天晴防备下雨”,不然煮不熟吃的。记得有一次,我和母亲上山砍柴,山路崎岖不平,荆棘密布,加上头天下过雨,又湿又滑,小路非常难走,母亲拿把砍刀在前面开路,叮嘱我小心,我拿一根小木棍当拐杖,一路小心翼翼。母亲找了个柴火多的地方开始砍,我则帮忙传递,把砍好的柴火一堆一堆码起来,一不小心手被刺破了皮,鲜血直流,“哎哟”,我疼得直哭叫,母亲连忙用手把我破皮的地方摁住,“没事,一会就好了”。还叫我到旁边休息,她自己一个人干,砍柴、捆柴,母亲麻利地把一大捆柴往肩上一背,下山了。看着母亲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行走,额头上大颗大颗的汗珠直往下流,累得气喘吁吁,我心里五味杂陈,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长大了上学了,我要去县城的中学上学,每天要走几十里路,母亲总是等着我回家才开饭。有一次,学校有事,我很晚才回家,一路上肚子饿得咕咕叫,走路都没劲,心情低落到极点。忽然,远远地看见我家的烟囱里还冒着缕缕白烟,看见炊烟,仿佛看到了希望,心里充满了力量,于是赶紧加快了脚步。原来母亲把饭菜放在锅里,灶里烧着柴火保温,我迫不急待掀开锅盖,一股热气腾腾的菜香扑鼻而来,我狼吞虎咽,觉得这顿饭是世上最美的美味。

如今,故乡的炊烟是那样遥远,又是那样亲近,它总是缠绕在我心里,飘散在梦里,挥之不去。她用母爱般的温暖,守护着这片土地。

#第三方统计代码(模版变量)